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 ...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

材料二:

材料三:到战争结束之时,有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3万黑人在联邦海军服役,25万军队中从事劳役工作。为了消灭奴隶制,38000名黑人献出了生命。有21万名黑人战士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他们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国人对黑人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李军:《自要的新生:美国内战风云录》

1)根据材料一,列举14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两部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场思想运动有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法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部文献?该文献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黑人”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等”的现象?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黑人”的参战对于当时战争有怎样的影响?

 

(1)作品:《神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历史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文献:《人权宣言》 核心思想:自由、平等 (3)目的:废除奴隶制(或消灭奴隶制)原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影响:大量黑人参加战争,北方获得兵源,最终战争获得胜利 人物:林肯 【解析】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文艺复兴,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根据材料二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图二所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该文献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平等。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为了消灭奴隶制,38000名黑人献出了生命。”可归纳出废除奴隶制(或消灭奴隶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了“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等”的现象的原因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北方获得兵源,扭转了北方不利局面,最终战争获得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内实行变革,通常一次改革成功与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017年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又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时事政治

材料三: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材料一的事件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所提及的“经济特区”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此后,改革的浪潮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材料中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的道路”是怎么实现的?它给日本带来了无尽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条道路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4)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历代王朝都在不断调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维护王朝统治和国家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被分封的诸侯国各占一方,并掌握着重要的特权,如制造货币等。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央,甚至谋反叛……西汉继用秦朝的相制,许多大权都由丞相直接掌握着,严重威胁着皇权。为此,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许多措施。

——摘编自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材料二:从唐朝后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看,节度使争权与地方民族势力上升二者构成了后期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节度使争权的结果是中央王朝威势的下降,因为在节度使与皇权之间,其权力构成的格局是一体的,节度使权力若增大,皇权就势必缩小,反之亦然。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诛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刘邦采取怎样的措施管理国家?这种措施给西汉政权带来怎样的问题?面对材料所出现的问题,汉武帝分别在政治、经济上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

2)根据所学知识,例举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争权”而出现的社会动荡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于唐朝中央政府带来怎样的影响?

3)朱元璋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及到的“君相之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又采取怎样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是指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式形成

B.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19455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查看答案

“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1929年曾以396美元的高价卖出,到1932年却仅售34美元。……在1932年,建筑开支则仅为1929年的1/6,大面积的失业导致了至少1/4的家庭散失收入来源,工业产值也降至原来的一半”为改变以上材料的社会状况,罗斯福措施是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收购低价股票 D.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利用数学条形统计图可以帮助了解历史发展变化。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1750年一1870年)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差别 B.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