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此变化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东汉时期政治开明
C.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D.东汉实行重文轻武
如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朝代 | 西周 | 秦 | 元 |
制度 | 分封制 | 郡县制 | 行省制 |
特点 | 以血缘为纽带 | 郡县长官中中央任命 | 中央节制地方 |
A.早期国家的变革 B.中央官制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走向统一的趋势
它导致了古代古代思想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它”是
A.甲骨文 B.商鞅变法 C.科举制 D.百家争鸣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迹上普遍存在一层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厚20至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与折算成稻谷,可达120吨以上。由此可见,河姆渡居民民
A.最先进入农耕社会 B.生产能力较高
C.水稻产量领先全国 D.只能种植水稻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
材料二:
材料三:到战争结束之时,有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3万黑人在联邦海军服役,25万军队中从事劳役工作。为了消灭奴隶制,38000名黑人献出了生命。有21万名黑人战士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他们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国人对黑人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李军:《自要的新生:美国内战风云录》
(1)根据材料一,列举14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两部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场思想运动有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法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部文献?该文献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黑人”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等”的现象?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黑人”的参战对于当时战争有怎样的影响?
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内实行变革,通常一次改革成功与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017年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又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时事政治
材料三: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材料一的事件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所提及的“经济特区”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此后,改革的浪潮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材料中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的道路”是怎么实现的?它给日本带来了无尽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条道路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4)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