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深圳GDP从1979年的1.9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4万亿元。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材料三:浙江安吉县余村——这个地处偏僻的山村,改革开放后做起了“靠山吃山”的文章,办起了多个水泥厂,余村也一度变成了“首富村”,但随之而来的是,秀美的山村变成了开不得门窗的肮脏小村。近年来,余村努力将当地的“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现在余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万元,年均增长14%。
(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一内容与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分别有什么联系。
(3)综上所述,请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发展理念进行简单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世界
材料二:著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材料三:著名史学家张海鹏指出;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把中国历史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胜利,是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1)依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两位史学家观点的有什么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部有完整资料传世的历法是汉武帝时代官方颁布的“太初历”,它是在夏商周历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正式把指导农事生产的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受到忽必烈委派,运用简仪等工具进行观测、计算,编制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授时历”,测定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材料二: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为尼罗河两岸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时间依据。罗马的历法深受古埃及影响,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外在天文历法研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2)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传统历法已失去初创时意义,但许多节气仍然被人们以现代的各种方式来纪念。请举出一例并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进化不仅发生在人类世界,也发生在我们所患的疾病领域,今天还有效的药物迟早会证明对具有抗药性的疾病的新菌株的变化,导致药物无法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药理学成了一场介于疾病细菌的不断演变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发明之间的一场竞赛。这段话意在说明
A.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B.社会发展同时需要应对新问题
C.生活因为科技进步而丰富多彩 D.经济发展加速疾病细菌的演变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某条约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该“条约”应该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雅尔塔协定》 D.《华沙条约》
1921年列宁在《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中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列宁的这一表述意图是
A.建立苏维埃政府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进行工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