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梁启超在1903年撰文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1863年11月,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此后直到1911年,清政府授予赫德以多种头衔:按察使衔(1864年三品);布政使衔(1869年二品);头品顶戴(1881年);三代正一品封典(1889年);1911年追封他为太子太保。据此可知
A.清政府彻底放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晚清涉外官员的设置呈新旧交替的特征
C.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标志着主权的沦丧 D.赫德为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所作贡献甚巨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百家争鸣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 )
A. 经济大发展
B. 政治大动荡
C. 文化大繁荣
D. 社会大变革
远离战争,拥抱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的两幅地图,说说图二与图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地图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材料二 ……(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也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
(2)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哪一文件的签署?举一例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是怎样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大规模突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通道。”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联合公报》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各国应该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