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材料四: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五:“……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这条路线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图2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史实?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说明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他最远到达了哪里?

(4)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推行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严重危害??

(5)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丝绸之路;鉴真东渡 (2)政府的态度: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航海科技: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郑和下西洋: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闭关锁国(答限制贸易也可以); 影响: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依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等;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前进的,若是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倡导和平交流;作为青少年,培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树立和平交往的开放意识等。(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一反映的是汉代的丝绸之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人物是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技术支持。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清政府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力量的恐惧,使清朝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演化成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5)开放性题目,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等;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前进的,若是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倡导和平交流;作为青少年,培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树立和平交往的开放意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诸多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改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这为他赢得了怎样的声誉?

(2)材料二是谁的作品?这幅图反映的史实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新疆、西藏、台湾地区分别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安定边疆,作出了哪些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使。

——杜佑《通典》

材料三:当时(宋朝)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材料五: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在位时期是如何完善此制度的?她的统治为后来什么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是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四分析这种制度造成的危害?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治者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国土)之广,咸不逮(及)元。

——《元史••地理志序》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中央机构创立于哪个朝代?图2和图1相比,中央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元朝疆域的特点是什么?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设立的什么机构?有何作用?

(4)依据材料概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在学完明清时期的历史后,四位同学分别提炼出下列主题准备演讲,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应是

A.繁荣与开放

B.帝国的彷徨

C.多政权的并立

D.经济重心的转移

 

查看答案

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解决明末因战乱引起土地抛荒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 整顿吏治

B. 设置军机处

C. 废除宰相

D. 奖励垦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