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 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A. 延续分封制度
B. 增强地方势力
C. 恢复社会经济
D. 实行中央集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这一盟约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ロ大量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宋朝实施了什么政策?说说该政策给宋朝带来的利和弊。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这一盟约”是指什么?通过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ロ,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zhú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四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利与弊。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中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材料三、材料四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