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同时他也注意到,中...

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同时他也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国家和人民无辜受难。为此,他主张

A.走民主共和之路 B.走君主立宪之路

C.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活动

 

A 【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即孙中山认识到和平变法不可能实施了。结合课本所学,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武力方式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拯救中国。之后,孙中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走民主共和之路。A正确;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变法,主张走君主立宪制,B排除;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C排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活动,D排除;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变化统计表。税率的变化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后的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A.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C.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查看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记录到:“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查看答案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思想出自

A.《论语》 B.《韩非子》 C.《孟子》 D.《道德经》

 

查看答案

下列三幅图片内容蕴含的共同的历史价值是

A.说明我国古代重视科技发展 B.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C.体现了中外友好往来 D.反映中原文化悠久灿烂

 

查看答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士不同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元朝在图画圈处设置哪一机构管辖?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功,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回答设置台湾府的影响。

材料三(18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