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躪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 191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导致以上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
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图画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以下图画中能体现民族关系的图画是
①丝绸之路商旅图 ②鉴真像 ③郑和下西洋 ④顺治会见达赖喇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习总书记引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某校历史学社搜集了以下图片,其中可以作为第一手资料来研究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的是
A.开封繁塔 B.中岳庙 C.资治通鉴书影 D.龙门石窟
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在调整政策时都很重视。今天我们跟随九(2)班的同学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古代民生)
(1)简要介绍上图中两个人物在民生方面采取的举措。
任务二(近代民生)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材料体现了孙中山关于民生的哪些思想主张?
任务三(现代民生)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政策的调整。
任务四(总结规律)
(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请你以此为题,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中国现今实行的民生政策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和平,每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都不会舍弃;战争,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都不愿看到。但曾经的浩劫我们不会回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不过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整。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材料三 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强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1)材料一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各自的成员国是哪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的结论加以论证。
(4)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想对未来世界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