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C.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D.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国民政府于12月9日也跟着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这表明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开辟对法西斯德国作战的第二战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1709年,俄国军队同瑞典进行了大会战,俄军取得全胜。此后,俄军又在1714年和1720年两度打败瑞军,瑞典被迫求和。至此
A.沙皇的专制权力得以强化 B.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梳,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口口口口口口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口口口口口口”应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成立亚投行
中共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考虑斯大林建议的基础上,于1952年底做出决定,尽快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并且借鉴苏联制宪模式和1936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的议行合一体制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由以上可见,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制定
A.自始至终采取照搬苏联经验的策略 B.完全摆脱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D.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