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欧洲人)仅凭地理空间的划分、条约的签订和武力的征服尚不足以创建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文明秩序的等级结构,这不仅需要通过话语的创建,还需要通过话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实践不断在人们心中勾勒文明和野蛮秩序的经纬……到19世纪,这些文野之分已形成一套经典化的论述,被编入国际法原理、写入地理教科书……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进入非西方国家的国民教材中,被嵌入欧洲国家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不仅全方位地奠定了欧洲人认识世界的基础,也让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深信不疑。

——徐秀丽等《发展知识:全球秩序形成与重塑中的隐形线索》

材料三 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之间应如何分配。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四 它公开宣布:为了“美国的安全,美国“必须”用军事和经济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利用“美援”,排挤英、法,夺取美、苏之间的“中间地带”的控制权;利用“美援”,给美国的商品打开新的市场,以改善国内的经济处境。这一切,美国都是打着反对“极权主义”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进行的。

——刘志功等《战后国际关系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大国崛起”的主要方式。

(2)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人创建世界秩序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欧洲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例史实,说明欧洲人是如何构建话语权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

(4)材料四中的“它”和”美援分别指什么?

 

(1)方式: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 (2)手段:地理空间的划分、条约的签订、武力的征服和构建文明秩序的等级结构。史实及说明: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作用,后被发展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西方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3)条件:一战后引发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大国主宰国际格局;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 (4)杜鲁门和马歇尔计划。 【解析】 (1)方式:根据材料“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可归纳出“西方大国崛起”的主要方式有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 (2)手段:根据材料“仅凭地理空间的划分、条约的签订和武力的征服尚不足以创建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文明秩序的等级结构”可归纳出欧洲人创建世界秩序的手段有地理空间的划分、条约的签订、武力的征服和构建文明秩序的等级结构。史实及说明:解答本小问需要注意材料所给的限制“19世纪”、“欧洲社会文化”,可结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即可。 (3)条件:根据材料“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条件可从大国主宰、一战后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及国际格局演变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材料中的“它”指的是杜鲁门,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材料中的“美元”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通过以欧洲经济为手段,进而达到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达到美国遏制苏联,进而控制欧洲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沈醉西风的,把中国什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岂不更可笑吗?我们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三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蔚力《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材料四 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更新的思想观念”具体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重要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在终结了“走他人的路”的历史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如何“走白己的路”?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  )

A.完全对立 B.完全一致 C.无法比较 D.基本一致

 

查看答案

下图“全球化进程”漫画,能够获取的信息中恰当的有(  )

①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②发达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

国席位数

2

3

2

1

2

 

 

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B.西欧各国经济未恢复

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材料中,美国立场的变化说明(  )

A.社会制度决定国家对抗 B.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