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 中美两国外交系的建立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在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最早提出是1953年,CD项与万隆会议没有关系。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标志着中共由幼年走向成熟 D.做出了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查看答案

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