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4)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1)人物:林则徐;战争:鸦片战争;意图: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主要原因: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3)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结果:都失败了。 (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捍卫国家尊严;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解析】 (1)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 (2)据材料二“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知,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据材料二“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可知,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墨守陈规、不知变通。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4)根据上述问题和材料的探究可知,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给我们带来的感悟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捍卫国家尊严;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三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材料四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五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六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

材料七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王朝时期?为其开通奠定基础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回答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两例。据材料三说说唐朝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四,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到达的最远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的话可能是哪朝皇帝所言?你能看出他奉行的是什么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六回答此政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据材料七指出今天我们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查看答案

如图反映了20世纪初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

A.华沙条约组织 B.三国同盟

C.三国协约 D.轴心国集团

 

查看答案

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说是民主运动是因为(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仅有指南针,而且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这段话强调的是

A.哥伦布等人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南针是哥伦布等人进行远洋航海的动力

D.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