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民族千秋基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社会变化同样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看来,科举制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始终具有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功能,只不过二者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控制功能的日益突显,选拔人才的功能相对减弱,最终科举考试也就因此……走向了穷途末路。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史编(下)》
材料三 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炸毁商务印刷总厂并焚烧了商务印书馆图书馆,将46万册藏书全部付之一炬。图书馆被炸毁的第二天,66岁的董事长张元济就决定编一套复兴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他说:“为人务须振作精神,不可稍形颓丧。愈不得意,愈能振作,便不难人定胜天。”商务印书馆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了近代教科书史上编撰人数最多、出版种类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套里程碑式的教科书。
——黄牧航《教科书里有中国教育的百年演变》
材料四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005年,我国修订义务教育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科举制“走向了穷途末路”是在哪个朝代?请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中国教育思想方针出现什么转变。这一转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概述转变对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
(3)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炸毁商务印书馆?为什么说商务印书馆新编教科书是一套“里程碑式”的教科书?
(4)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如何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
如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
A.表明社会进步与挑战并存 B.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C.需要人类共同承担与治理 D.是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体现
“1988—1995年间,联合国共进行了24次维持和平行动,其任务除继续承担传统的监督停火等职责外,还包括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安置难民等……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材料说明了联合国
A.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B.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C.有利于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活动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
A.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B.奠定欧共体摆脱美国的基础
C.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D.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
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是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标志着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
如图中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
C.赫鲁晓夫改革开始 D.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