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科技进步,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
材料二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和人文社科研究,中央研究院还在1946年拟定应用科学发展计划。大学主要培养本科学生,并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企业,实业部、经济部和资源委员会等部门在制定工业建设计划时都高度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而,各种举措都难以彻底落实。
材料三 从1949年到1978年,国防工业与科技被置于重点建设的地位,中国提升了发展尖端科技的能力,填补了学科与技术领域的诸多空白,带动了许多科技领域的进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1)材料一中,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时期发展科技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种举措都难以彻底落实”的原因。
(3)一位政治家说道:“如果没有20世纪60、70年代突出的科技成就,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大国地位。”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B.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
C.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D.消除了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1958—1972年期间,法、德、意等欧洲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1959—1969年期间,欧洲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C.新的国际经济体系建立 D.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图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图中持磁铁的左手上写着“国家”右手上写着“利益”。它揭示了冷战
A.产生的原因 B.序幕即将拉开 C.重心在欧洲 D.导致欧洲分裂
表为1929—1933年世界(苏联除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A.有利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B.导致世界局势日趋紧张
C.推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D.促使各国进行经济改革
因为这项政策允许某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化论者对它心怀不满。这项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农业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