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春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通——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
A.城市街道整齐 B.建筑规模宏伟
C.客商往来不绝 D.商业贸易繁荣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永州之野,人才辈出,其中被誉为“理论界的鲁迅”的中共一大代表是
A.毛泽东 B.李达 C.陶铸 D.彭德怀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如图反映的是具有永州地城文化色的妇女专用文字。据此可知,这种文字是
A.女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宗皇帝在使用人才上很有特点。他采取“量谋变通”的方式,使官品很低,但才识谋略水平较高的官员能够取得与高层官员平等的议政资格;他鼓励直言进谏,广开言路;他十分重视智囊人才,严厉打击那些嫉妒和陷害人才的无耻小人。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时代。
——摘编自阎耀军《李世民重用智囊人才》
(1)指出材料中“太宗”的年号。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岁时,他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后来被派往浙江专门对付来犯的倭寇。到了浙江,他先检验那儿的军队并进行整顿,决心招募新军,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阵法,严格训练士兵,在台州九战九捷。1565年,横行几十年的倭寇基本肃清。
——摘编自纪录片《抗倭名将—戚继光》解说词
材料二
材料三 康熙对大臣说: “罗刹(俄国)骚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多年,他们抢掠的地方离我朝发祥地很近,如果不迅速剪除(消灭)的话,恐怕边境的百姓从此不得安生。”
——摘自台湾作家鹿鼎公子《大清风云3》
(1)根据材料一,写出 “他”的名字,并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的出发地点,并说明清政府对台湾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主张“剪除”罗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