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

下列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人民公式化运动

 

B 【解析】 依据“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中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1950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农、中农占有的土地比重45.2%,到1954年占有的土地比重上升到91.4%;1950年时,占人口比重较少的富农、地主确占有了一半以上的土地,占土地比重的54.8%。到1954年地主、富农人口变少,占有的土地也变少。说明在1950—195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富农和地主阶级变少,占有的土地变少了,分给了贫农、中农。结合课本所学,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富农、地主变少了;农民翻了身,分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正确;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A排除;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促进的是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C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D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国民党退守台湾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承,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目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摘自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国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小说形成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示意图

材料二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二“苏州城外黄家巷”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概述清朝前期商业发展具备的条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指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最著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