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70年...

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加强抢夺殖民地,国家之间冲突不断,这也成为一种“民族矛盾”,是抢夺殖民地的国家之间的民族利益冲突。因此,一个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因素,加一个欧洲民族矛盾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除了出现法西斯国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种对立中,形成了英、法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信任,从而给纳粹德国一个可乘之机,所谓的“绥靖政策”就是这么来的。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是,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成了世界人民共同战胜法西斯的战争,成了世界人民反侵略、争取解放的战争。战后,全世界共同制定了一项基本原则: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以任何理由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国家主权独立是国际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准则。这是第二次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战争留下的一个教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绥靖政策”出现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发生了变化”的重要文件是什么?世界人民能够战胜法西斯得益于哪一组织的建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遵循怎样的相处之道?

 

(1)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欧洲民族矛盾。 (2)原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英、法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信任;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文件:《联合国家宣言》;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4)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以和为贵,互惠互利,加强合作;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 【解析】 (1)由材料一“因此,一个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因素,加一个欧洲民族矛盾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欧洲民族矛盾。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除了出现法西斯国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种对立中,形成了英、法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信任,从而给纳粹德国一个可乘之机,所谓的‘绥靖政策’就是这么来的”可以看出,“绥靖政策”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英、法和苏联之间的互不信任。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世界人民共同战胜法西斯的战争,成了世界人民反侵略、争取解放的战争。可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发生了变化”的重要文件是《联合国家宣言》;世界人民能够战胜法西斯得益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由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说明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以和为贵,互惠互利,加强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说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合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阅读下列材料: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提供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要取得如此迅速而显著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基础条件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供了根本政治和制度前提;②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技术条件;③提供了思想上的一定保证;③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⑤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朱佳木《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在哪一次会议上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

(2)结合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有关史实,指出材料中所提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分别有哪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何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宋代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和变革的关键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官制度中的才学标准,并非在短时间能够被完全贯彻,门第也不会随着王朝的更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地主经济的发展成熟,全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才学选官的原则。才学取代门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要到宋朝才基本完成。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宋朝开国后,统治者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创建“士人政府”,实施文治,以文抑武。为此,就要恢复作为“士大夫政府”附属物的科举考试制度,用以选拔数以万计的文官去填充它。

——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材料三  (科举制)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统治者找到了能够适合皇权专制的选官大法。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中央集权的高度亲和力。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真正实现“才学取代门第”需要怎样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宋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遵循怎样的基本国策?这对宋代科举取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科举制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1861年俄国废除________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开始的________是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查看答案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把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________是商朝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书圣”________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