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原因。

(2)材料二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1)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 原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原因: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926-1928年中共工农党员比例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材料反映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的原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录不完整,少了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因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根据材料三“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在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

材料一

主题

运动

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

器物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同学们经常查阅《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京师同文馆

 

查看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解放战争”属于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这是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之一,其主要意图是

A.顺从民意,争取和平 B.屈从国际压力,停止内战

C.设鸿门宴,借机诱捕 D.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