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重庆《大公报》有这么一则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很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则社评所指的“大喜事”
A.为培养中国军事人才提供保障 B.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条件
C.为抗战后和平建国带来了希望 D.为打败国民党军队指明了方向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红军多次失利,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广大干部、战士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这个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据《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习近平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幹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材料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材料三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亲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于何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这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入选“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