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视察回京之后……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视察回京之后……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是年(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定,开放包括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扩大这些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随后开放环渤海地区和海南岛,全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摘自卢荻《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珠海》

(1)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些地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答案示例一】 论点: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论述:为吸收外国资金,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特区很快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扩展到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实行类似于经济特区的政策。之后对外开放政策又扩展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等。 结论:综上所述,从4个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中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答案示例二】 论点:邓小平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执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被设为经济特区,在吸收外资、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显著的成绩。根据邓小平的建议,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对外开放政策又扩展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等。 结论:综上所述,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有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 (1)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可以拟定标题为: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论证环节,可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从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内地等方面说明。由材料“邓小平视察回京之后”“在邓小平的倡议下”,结合所学,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可以拟定论题为:邓小平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执行做出了重大贡献。论证环节,要突出邓小平在推动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来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出德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出一项发明成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材料二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摘编自魏承恩《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的选官制度,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并归纳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诙谐地说:“蒋委员长,我们来了,缉拿我们多年,今天我们上门了,看你还吹什么牛皮。”刘伯承指着桌上的台历说:“瞧,蒋先生的台历还是23号哩,转移真不慢啊。”

——梅世雄、黄庆华《解放南京趣闻》

(1)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哪一战役解放南京?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中蒋委员长缉拿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人士多年,应该是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该条约中的“联盟”是

A. 三国同盟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次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