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条约出自于哪场战争?材料一所述内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
材料二 中日甲午战争,历时八个多月,经历了成欢、平壤、鸭绿江防、金旅、辽南等陆战和丰岛、黄海、威海卫等海战,中国北洋海军、淮军、湘军是这次反侵略战争的主力,出现了一批英勇的将领和顽强的队伍。但是,清军在各大战役中,不论是以寡敌众,兵力相当,还是以众敌寡,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2)列举材料二中“英勇的将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的?
1952年,周恩来同一些资本家代表座谈时说:“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在后来的实践中,实行了公私合营,用赎买的方式实现了“和平转变”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下面结构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979年1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在评论中美建交时说:“即使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和华盛顿和莫斯科一样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首都,(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潜在的有利可图的贸易之路和世界政治的新视角。”据此可知,该刊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中美建交终结了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 B.中美建交有利于两国经贸交流
C.中美建交有利于提升两国的战略地位 D.中美建交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
下表是2000年以来澳门人均生产总值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A.澳门人均生产总值逐年递增
B.澳门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九二共识”有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
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