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失汉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失汉节)

材料一  月氏(大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招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匈奴(单于)留(扣留)骞十馀(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中,益宽(对他的监视越来越宽松),骞因与其属(下属)亡(逃)乡月氏(月氏)殊无报胡之心。留岁馀,还……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史记·大宛列传》

(1)据材料一,简要说说“骞持汉节不失”的主要史实依据。

(拯教危亡)

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1895年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三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最高准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不断地)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

(2)据材料二、三,指出张謇与孙中山的救国主张有何不同?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救国主张产生的相同背景。

(维护利权)

材料四  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1919年罗加伦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学生宣言》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中国人要争的“国权”主要指什么?

(图谋振兴)

(4)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史实,论证这一论断。

 

(1)张骞不辱使命。(或:张骞奉命出使大月氏,被匈奴扣留十多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2)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孙中山主张“共和救国”。(或: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 (3)收回中国在山东的权益;废除“二十条”等。 (4)例答1:“一五计划”期间,全国人民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从而提前完成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例答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评分说明:结合史实,言之有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张謇兴办实业;孙中山;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成就的相关知识。 (1)根据材料信息“留骞十馀岁”“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可见,张骞不辱使命,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仍然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前往大月氏。之后又被匈奴扣留,但最终仍携带妻子等人归汉复命,足见其不失汉节。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御侮自在其中矣”等可见张謇认为外国富民强国的关键在于发展工业,不仅可养民富国,还可以抵御外侮,因此他主张实行“实业救国”。根据材料三信息“执共和主义”“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可见孙中山主张釆取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实行共和制,以共和救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三时间信息“1895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救国主张兴起。 (3)根据材料四信息“学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1919年”“北京学界”可见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率先游行示威,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收回中国在山东的权益、废除“二十一条”等。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成就论证,言之有理即可。例答1:“一五计划”期间,全国人民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从而提前完成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例答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诸侯王国的存在与中央政权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诸侯王享有特权,可以任命所辖支郡的郡太守以下的官员及征收赋税徭役……他们还豢养了不少宾客,帮他们出谋划策,通过各种方法与汉廷分庭抗礼。

——李晓杰《体国经野·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朝)长安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西汉以来,东西方的交通主要是经由陆海两条路。一条是海路……另一条是通西域的陆路。隋时西域诸国在张掖互市。出玉门关有三条大道……三道入玉门关,经兰州,归于长安。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长安成为东西方交通枢纽的原因。

材料三    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认为阻碍“国家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孙中山为完成“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条约出自于哪场战争?材料一所述内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

材料二  中日甲午战争,历时八个多月,经历了成欢、平壤、鸭绿江防、金旅、辽南等陆战和丰岛、黄海、威海卫等海战,中国北洋海军、淮军、湘军是这次反侵略战争的主力,出现了一批英勇的将领和顽强的队伍。但是,清军在各大战役中,不论是以寡敌众,兵力相当,还是以众敌寡,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2)列举材料二中“英勇的将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的?

 

查看答案

1952年,周恩来同一些资本家代表座谈时说:“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在后来的实践中,实行了公私合营,用赎买的方式实现了“和平转变”

 

查看答案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下面结构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