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书信不仅寄托着个人的情怀,也深深烙上时代发展的印记,书信也成为人们了解、认识历史...

书信不仅寄托着个人的情怀,也深深烙上时代发展的印记,书信也成为人们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陆,则铁道纵横,四通八达,凡轮船所不至,有轮车以济之。其利较轮船为尤溥,以无波涛之险,无礁石之虞。数十年来,泰西各国虽山僻之区亦行铁轨,故其货物能转输利便,运接灵速;遇一方困乏,四境济之,虽有荒旱之灾,而无饥馑之患。

——摘自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所以北京学界为全国所景仰,不亦宜乎?

——摘自《闻一多书信集》

材料三 

——摘自《彭德怀、毛泽东致张学良信函》(1936年1月)

材料四  自一九四七年九月拜别后久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然而世界情势上有更重要更迫急的问题等待解决,学森等个人们的处境是不能用来诉苦的。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摘自钱学森致陈叔通书信(1955年6月15日)

(1)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向李鸿章提出的建议。并指出孙中山当时的救国理念是什么?他的建议遭到拒绝和社会腐败使孙中山产生怎样的新认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起而抗之”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他们在抗争中提出了哪些口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史实说明“事急矣,时亦迫矣”。概括材料三中红一方面军致函张学良的目的。

(4)据材料四,概括钱学森当时的处境。信中钱学森提到自己“努力思考学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归国后如何报效祖国?

 

 

(1)建议:修建铁路。理念:实业救国。新认识: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行动:五四运动中,学生参与游行示威,罢课。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行动: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我东三省:华北危机(或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侵略华北地区)。目的:要合作抗日。(或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解救民族危亡) (4)处境:被美国政府拘留,不准钱学森回中国;努力研究学问;思念祖国,希望能早日归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如何报效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或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 【解析】 (1)“建议”,据材料一信息“则铁道纵横,四通八达,凡轮船所不至,有轮车以济之”得出:修建铁路。“救国理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实业救国。“新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具体行动”,依据材料二信息“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和所学知识得出:五四运动中,学生参与游行示威,罢课。“口号”,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史实”,据材料三信息“1936年1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等角度分析。“目的”,依据材料三信息“达到在抗日联军战线上,共同奋斗”概括得出:要合作抗日。 (4)“处境”,据材料四信息“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得出:被美国政府拘留;由材料“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得出:思念祖国,希望能早日归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由材料信息“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得出:努力研究学问。“如何报效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年大数据、云计算、在线课堂等深入百姓生活,人们可以搭建空中课堂、居家学习,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生活用品。材料旨在说明

A.科技深刻地改变生活 B.教育促进科技的进步

C.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D.科技促经济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中国在腾飞,亚非拉国家在发展,很多原来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材料说明

A.逆经济全球化出现 B.政治军事集团涌现

C.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查看答案

《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互相排斥,水火不容。为应对“冲突”,苏联

A.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B.成立北约组织

C.制定星球大战计划 D.成立华约组织

 

查看答案

图是1941年的美国海报,画面中的人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business as usual(一切照旧)”,象征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他头上,下方写着“AMERICA open your eyes!(美国,睁开你的眼睛)”。促使美国“睁开眼睛”的事件是

A.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查看答案

一个美国人的日记写道:“这个冬天,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个个都感到不安,我的确认为,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篇日记记录的现象应该出现在

A.1775年的来克星顿 B.1863年的葛底斯堡

C.1932年的纽约 D.1945年的华盛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