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
下面的历史漫画形象揭示了哪一历史内涵?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探讨从唐朝到清朝的对外交往史可引起我们的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与材料图中人物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摘编自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流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
维护国家统一、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止止堂集》
(1)材料一中的诗文为戚继光所写,戚继光在浙东抗倭取得的一次辉煌战役发生在哪里?请简要评价他?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史》
(2)材料二中的“贵国”指的是谁?记载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
——魏源在《圣武记》
(3)这里的“圣祖”是谁?根据材料归纳“圣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四: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运用了怎样的“外交手段来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
材料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5)读史明智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材料五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