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解析】 依据图中结合课本所学: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节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图中事件得出标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从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B项不合题意;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在那张泛黄的新闻照片中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和毛泽东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各自心爱的儿子,他们有共同的悲伤,他们也分享着共同的骄傲。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去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戚继光为了“海波平”,采取了什么举措?  

(2)材料二中“贵国”指哪个国家?中国什么时候最早设置了管理台湾的机构?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查看答案

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患。

(强化君权)

材料一: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 (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一机构的记述?它的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闭关锁国)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五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材料五: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你的依据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学史明智)

(5)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