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学习强国APP

请结合有关史料,从隋到清朝的重要帝王隋炀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帝等人中,任选一人进行评价。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观点: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论述: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政治上:(1)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视选官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师的杜如晦;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2)加强中央权力,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3)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教育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民族关系:(1)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其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拥护,被尊为“天可汗”。(2)文成公主入藏,嫁于松赞干布,促进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形成。 对外关系:(1)唐初,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3)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纷纷派遣唐使到唐朝。 但作为封建帝王,他调整统治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榨。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 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远出巡游,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宋太祖:重新恢复了中国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推行重文轻武政策,通过“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支” “设置通判”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控制。但也造成了宋朝冗兵冗官冗费局面,为宋朝积贫积弱埋下了祸患。以宋太祖为首的统治者,加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了长期分裂混战的蒙古各部,使蒙古族摆脱了被压迫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他的业绩为元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蒙古汗国把诸多民族统一在一个政权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蒙古汗国打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成吉思汗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他发动的大规模的西征具有侵略性质。蒙古汗国对外发动的长期战争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应予否定。 总而言之,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废除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等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对学校教育的控制,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缓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但在他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解析】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要点即可。如选择唐太宗,指明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论述他的功绩,同时,也须指出他不足的地方。如选择隋炀帝,可从开凿大运河、建立科举制等方面论述他的功绩,但同时也须点出他的暴政。其它人物言之有亦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说史)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辨析推断)

材料二: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据考证,“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

——摘编新华网

(2)“华光礁1号”主要从事海外贸易活动,该活动当时归哪个机构管理?“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这些瓷器最有可能来自后来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哪里?

(信息提炼)

材料三:“明成祖时派他下西洋,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

(3)“明成祖时派他下西洋”中的“他”是谁?“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

(以古鉴今)

材料四: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材料二  《元史》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史实?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的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些措施作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查看答案

创作昆曲代表作《牡丹亭》的是

A.洪昇 B.孔尚任 C.汤显祖 D.高鹗

 

查看答案

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查看答案

下面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②戚继光抗倭③岳飞抗金④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