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举行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其中包括“垦殖运动”“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等内容。 他们此次竞赛的主题是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西欧基督教兴起 D.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发展
古罗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法律制度。 下面资料卡片信息显示的法律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人权宣言》
古代欧洲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 众多希腊人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下面属于古希腊历史遗产的是
A.大竞技场 B.帕特农神庙 C.引水道工程 D.万神庙穹顶
古老的东西方都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以下代表性成就中不属于亚洲文明但属于大河文明的是
A.楔形文字 B.金字塔 C.甲骨文 D.佛教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美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因为他们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为了调整昔日所有的国家间的恩怨而召开为了拉拢日本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牺牲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美国成了中国同一战壕的战友由此开始修补战略的缺憾。为使中国政府能更积极有效地组织对日作战,牵制日军在太平洋的行动……罗斯福不仅提议成立了中国战区……而且将中国列入了《联合国家宣言》4个领衔国之中与美苏英并列。
——摘编自张来仪《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述评》
材料三 1972年底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还认为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是互相有利的。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材料四 中美竞争和分歧从来都存在,但我们不能让偏见和戒惧控制我们的思维更不能让冲突和对抗主导中美关系,而是要做好管控,坚持求同存异,更应聚同化异,为对话留下余地,为合作开辟空间。
——新华网《王毅:不让偏见和冲突主导中美关系》
(1)材料一中“威尔逊牺牲了中国”具体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国内对此有何反应?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二 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富国强兵”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美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梦想。
——(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 英、法、美工业化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性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结构性矛盾。导致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推动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 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俄国现代化发展有何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并简评这一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美国是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大危机的?材料中提到的“修正”样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