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年)“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了破绽,……将该巡士的油发大辫揪住,要带他剪去。经该巡士再三恳求,请宽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去,众始散去。”材料反映了( )
A.袁世凯想当皇帝 B.官绅小吏对于剪辫持观望态度
C.政府严格推行剪辫的措施 D.下层劳动人民对剪辫非常支持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朱德和彭德怀是因为( )
A.他们领导了台儿庄战役 B.他们领导了百团大战
C.他们领导了淮海战役 D.他们领导了北伐战争
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材料反映( )
A.辛亥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红军长征 D.北伐战争
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是中英之间平等协商的条约 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综合探究题
自古以来,各国在开放与交流中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中日的友好往来)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古代日本积极向中国唐朝学习主要有哪些表现?为中日关系友好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唐朝僧人是谁?
(频繁的海外联系)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1反映了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当时哪些技术条件的支持?图2所示的航海活动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朝开展这一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帝国的故步自封)
材料三: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对外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历史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发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南 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总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后又在什么时候完成?
材料二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些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图一反映了宋朝经济哪一方面的发展。图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