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的三个等级情况 ■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的三个等级情况

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平民

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法国封建专制暴政的巴士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此后,很多地方的农民也效仿巴黎,摧毁了各地的监狱,焚毁了贵族的城堡,全国性的人民起义从很本上动摇了法国旧制度在城乡的统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人民的推动下,国王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先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还通过了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人权宣言》,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誉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据材料一,概况法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法国第三等级在大革命中的贡献。

(3)综合上述,请概况法国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智慧。

 

(1)第三等级生活困苦不堪,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态,尖锐的社会矛盾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通过了《人权宣言》,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 (3)巴黎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通过法律文献确立资本主义统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法国的三个等级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当时存在这森严的等级制度,将社会分化成三个等级,广大的第三等级承担着国家的税赋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贫民,生活困苦不堪,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态,尖锐的社会矛盾,使法国随时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法国封建专制暴政的巴士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人民的推动下,国王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先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可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在人民的推动下,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根据材料三“通过了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人权宣言》,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可知,通过了《人权宣言》,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等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巴黎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通过法律文献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建立起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日本)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材料三中“非凡的改革方案”是指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归纳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4)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查看答案

(2015备用卷24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材料三  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取代了骑马和乘轿子,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1)观察材料一的折线图,指出日本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指出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3)上述材料中,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好题精练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 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三 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

(3)综上所述,依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查看答案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材料三  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增长率由前30年的2.71%上升到4.76%,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到1998年末,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68个,建制镇18800个,与1980年相比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分别增长了1.98倍和5.4倍,城市化水平按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9%。

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分析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推动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