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西学东渐的过程,是中国仁人志士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更是探索中国近...

西学东渐的过程,是中国仁人志士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更是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的情况

第一阶段

1800——1839年

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靖皇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第二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成绩被提升为“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四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到1893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村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引进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请制作一个表格指出二至四阶段,先进中国人对于学习西学的态度和认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时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 阶段 代表人物与派别 对待西学的态度和认识 第二阶段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阶段 李鸿章等洋务派 领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第四阶段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开展维新变法,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求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态度变化:从排斥到接受并宣传西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器物——制度——思想观念的深化过程。 原因:列强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运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等。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国人意识到,只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是不够的。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联名上书请求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进行变法。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变化的原因是列强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运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枪炮舰船的可怕威力,他大声疾呼,中国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1865年,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他又奏请开设煤铁矿。1895年,李鸿章所推崇的自强运动破产。

材料二 《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状元出身的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在一战期间取得较快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

(1)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出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

(2)通过以上总结,你发现我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探索活动有何相似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提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南通纱厂需要棉花,他创办了垦牧公司,并随即创设了农科大学;为了提高纱厂的棉纱质量与数量,创立了纺织学校;由于来南通旅学和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为防止疾病,又开办了医科大学。农科大学、纺织学校、医科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后,演变为日后著名的南通学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人仿效西方民主政治形式,纷纷建党并竞相创办大学,以学校为基地,扩大影响,宣传并实现政纲与主张,培养建国人才。民国初年,大学及具有大学性质的法政专门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著名的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近代创办。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海南大学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创办大学教育的目的。他在南通发展实业的做法有何特色?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大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写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综上所述,谈谈大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3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1871年

通过连续发动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1882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

1914年

借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

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受到严厉制裁

1933年

希特勒通过竞选,出任德国总理

1939年

运用闪电战突袭波兰,挑起笫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

二战战败投降,德国被分区占领

1967年

推动建立欧共体

1990年

再次实现统一

1993年

成为欧盟的核心成员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囯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囯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当世人以惊羡的眼光审视急速崛起的德意志时,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为这个曾经被欧洲列强不断遏制的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并说明选取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使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

(3)以史为鉴,从德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益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