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一五计划”期间,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可见“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是由于
A.苏联的援助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
(2020原创)以下是某同学根据我国城镇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折线图,其中A段到B段变化出现的原因(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改革开放的进行
C.“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D.“一五”计划的实施
他从节约一粒粮食、一颗螺丝钉、一度电做起,从不乱花一分钱,尽量为国家节约开支。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是 (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雷锋
下图所示为1954年国庆节当天,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兴高采烈地通过天安门。宪法得到人民拥护是由于它:( )
A.反映了人民意志 B.消灭了剥削阶级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颁布于政协会议
在新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上,下列邮票所示的入社、耕种、植树、丰收的火热场景曾处处上演。对这套邮票承载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农民开始成为土地的主人 B.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包产到户,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