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想要获得研究北京人等史前人类的直接证据,最可靠的途径是 A.专家论著 B.名人笔...

想要获得研究北京人等史前人类的直接证据,最可靠的途径是

A.专家论著 B.名人笔记 C.神话传说 D.考古发现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考古发掘属于第一手资料,能够真是地反映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并且史前人类生活时期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因此我们主要依据考古发现来研究北京人等史前人类的历史,D项正确;专家论著属于不属于第一手史料,不是研究史前人类历史的最可靠途径,A项错误;名人笔记也不属于第一手史料,易掺杂个人观点和立场,不是研究史前人类历史的最可靠途径,B项错误;神话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史前人类历史,但不是研究史前人类历史的最可靠途径,神话传说具有许多夸大的部分,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时间尺(如下图)

(1)请依据上述时间尺,写出①②两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工业崛起)

材料二我国不同时期工业分布图

(2)根据图一,指出当时工业地域分布的特点;据图二,指出工业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哪一政策有紧密联系;对比图一与图二,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分布特点除外)

(农村巨变)

材料三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 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 年

4亿

626万

1191 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一农村经济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开放窗口)

材料四经济特区

(4)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图中①和②所示的经济特区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带给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民主法制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 118 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地修改……这次大会制定了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依据材料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 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 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 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 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 新中国诞生之初正逢冷战伊始,中国走的又是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新中国政府最初 选择的是“一边倒战略”,在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外交关系的同时,与其他亚菲拉国家和 欧美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中国在外交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 异”的外交方针,对于在冷战期间,各国搁置意识形态争执、发展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产生了巨 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础 上,又提出了 “两条线”战略,而后随着中美、中苏关系的缓和等国际战略局势的演变,中国又适 时调整外交政策,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各个大陆的众多国家建立了 友好的外交关系。在中国的外交历程中,中美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重要,尽管中美之间在某些问题上时看摩擦,但合作共赢一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线。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 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只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

②中苏关系曾经历过由友好到恶化再到缓和的过程。(  )

③中国“两条线”战略是在中苏关系的缓和等背景之下提出的。(  )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日本与中国建交。(  )

(2)根据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

 

查看答案

学习中国现代史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

④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

A. 思维方式改变    B. 传统观念更新    C. 科技发明增多    D. 生活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