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采取侵略行动。9月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采取侵略行动。9月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赵忠尧(核物理学家)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向长沙进发。为躲避日本军人与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汁昼伏夜行,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莱坛子与他形影不离。一个月后,破衣蓬头垢面的赵忠尧拄着一根木棍,手提咸菜坛子晃晃悠悠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时任北大校长)正从内室走出来送客,赵忠尧一声低沉喑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始终记得:“那时父亲的许多老朋友也来到了长沙,他们大多是清华和北大的教授,准备到昆明去筹办西南联大……晚间就在一起同声高唱许多救亡歌曲。我们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唱起,一直唱到‘向前走别后退,生死已到最后关头’。那高昂的歌声至今仍像不会熄灭的火焰,燃烧在我心中。”

——岳南《南渡北归》

(1)指出材料中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行动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七七事变 (2)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抗战。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建立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开展抗战活动。同时无数的中国人民也以各自的方式参加抗战。如材料中的赵忠尧,保护国家重要资料。全民族抗战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平津沦陷。 (2)论点:全民族抗战。 论据: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抗战。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建立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开展抗战活动。同时无数的中国人民也以各自的方式参加抗战。中国知识分子素来具有强烈的爱国传统、忧患意识,尤其是当民族、国家危亡转折关头,这种意识就更为强烈。七七抗战爆发后,中国知识分子不论年龄,不分区域,他们面对民族危机、国家危亡,义无反顾投身于全民族抵抗运动,而不计较个人学术生命、成果得失。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充分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在抗战迁移中不顾安危,舍弃财务以保全国家重要科研物资——镭,正是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充分展现之一。而材料中"我们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唱起,一直唱到‘向前走别后退,生死已到最后关头’。那高昂的歌声至今仍像不会熄灭的火焰,燃烧在我心中"。的表达更体现了知识分子们面对日本侵略坚持抗战的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不仅是知识分子为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全民族抗战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序幕。这些企业锻炼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业的成功和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把教育作为图强的一个主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挽救事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描绘了理想的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找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虽然他领导的变法图强运动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其中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摘编自于欣《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材料三  中国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经济改革,推翻最初采取的一些政策,向外面的世界开放中国市场,鼓励外来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中国日益接近全球经济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变法图强运动”的名称。并概括康有为对“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所做的贡献。

(3)材料三中“经济改革”的开端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我国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现代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

——(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官吏制度上,以王权为中心的“恩赐官职制”继续存在,导致营私舞弊、买官卖官、任人唯亲、无功受禄的腐败现象盛行……后来在中国的影响下,英国确立了从考试竞争中选拔比较优秀的文职人员制度。

——彭献成《英国政体与官制史》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的传教士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用轮船运往欧洲,儒家思想与文艺复兴形成的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当时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的伏尔泰特别推崇孔子,“因为孔夫子……根本不做先知……他也决不宣扬一种新宗教;他更不借助于什么威望……而是尊重道德原则”。

——摘编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的“四种伟大发明”。并概括它们“伟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英国的中国制度。并概括英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并简析伏尔泰推祟孔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文明从哪些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英)韦尔斯《世界通史》绘制

(1)写出图中①的文件名称。

(2)小历同学认为,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与追求民主的法国大革命相背离,不应该出现在描述“法国大革命”历程的图表中。他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苏联官方资料,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超过一二战前水平的73%。其中重工业生产增加了近一倍,轻工业增加了23%,军事工业仍受到最多的关注;还成功爆炸原子弹。这表明

A.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B.“四五计划”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C.苏联的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苏联模式

D.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能支持如图漫画寓意的是

①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决定成立联合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