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二 中国国内工矿企业统计表
材料三 《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张?请举出相关历史实践一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阶段2比阶段1发展较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内容之间的联系。
(4)综上探究,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0原创)义勇军军歌:“起来!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民族已危亡,山河已破碎!留着我们的头颅何用?拿起刀枪,携手并肩,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前进!用我们的身躯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前进!豁出命来向前冲。”这些表明( )
A.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已到了民族危亡的关头
C.歌曲是唤醒民族意识唯一途径 D.中国已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鲁迅《狂人日记》
B. 徐悲鸿《愚公移山》
C.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历史教科书中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孔子思想评析,指出“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这反映出清末( )
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 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
C.废除科举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 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 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2020原创)当西方国家进行着工业革命,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中国人依然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当西方国家强迫打开中国大门时,这时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国民的落后愚蠢,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可见,科举制度被废除是由于( )
A.不能适应为封建王朝服务的需求 B.提升国民素质,摆脱民族危机的需要
C.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播 D.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