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1889年,以容闳、詹天佑、严复等为代表的早期赴欧美留学生,开启了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先河。1871—1875年,容闳带领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1875年,洋务派又选拔了四批学生,分赴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习军事航海技术。
材料二 1896—1918年的留日高潮:日本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邻国,交际甚密,日本的成功现代化为中国带来极大的鼓励,又因经济因素的考虑,前往日本留学是极佳的选择。这一时期有3—4万学生东渡,主要学习法政、军事、文科,他们关心政治,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主力。
(1)根据材料一、二,用表格法比较两次留学活动的不同点。(提示:可以从背景、去向、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
(2)用史实论证留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综合上述探究,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材料二 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科举制依然存在。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得做官资格。每到科举考试时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和科技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1)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出一个表格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进行总结。(6分)
(2)通过对以上知识的总结和概括,你觉得我国近代教育不断发展,说明了什么?(1分)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孙中山穿着打扮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一说图二是哪个事件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成立后,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2019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二 中国国内工矿企业统计表
材料三 《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张?请举出相关历史实践一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阶段2比阶段1发展较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内容之间的联系。
(4)综上探究,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0原创)义勇军军歌:“起来!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民族已危亡,山河已破碎!留着我们的头颅何用?拿起刀枪,携手并肩,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前进!用我们的身躯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前进!豁出命来向前冲。”这些表明( )
A.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已到了民族危亡的关头
C.歌曲是唤醒民族意识唯一途径 D.中国已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鲁迅《狂人日记》
B. 徐悲鸿《愚公移山》
C.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