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大国变迁与时代息息相关,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国变迁与时代息息相关,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大门的重炮。“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无尽的赔偿》漫画(见下图),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绘。画中拉车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货物上的英文意思是“无尽的赔偿”)太重,使马蹄悬空不能着地,马车陷入泥坑。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手拿铁铲,法国总理手持马鞭,试图拉着缰绳前行。乔治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

——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材料三中国政府精心打造着将城市、港口和海洋连接在一起的资源网络。他们几乎没有一个月不宣布新的大规模投资,用以升级或新建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大幅度提升贸易的数量和速度。中国正同他的伙伴们一起共事,后者的地位也从“铁哥们儿”上升到了“全天候”的战略合作关系。……“丝绸之路”正在复兴。

——[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并分析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对德国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尽的赔偿”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复兴丝绸之路”付诸的实践,并分析其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大国应当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承担怎样的使命

 

(1)工业革命是其主要动力,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是形成的重要方式。促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对德国,法国想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英国要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反对过渡削弱德国。对德国的惩罚过于严苛,导致二战的爆发。 (3)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等。凸显丝绸之路和平、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肩负起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对于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要承担自己的使命;要有大国担当与责任意识;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大门的重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是其主要动力,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是形成的重要方式。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促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根据材料二“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手拿铁铲,法国总理手持马鞭,试图拉着缰绳前行……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德国,法国想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英国要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反对过渡削弱德国;“无尽的赔偿”,可知,对德国的惩罚过于严苛,导致二战的爆发。 (3)根据材料三“中国政府精心打造着将城市、港口和海洋连接在一起的资源网络……大规模投资,用以升级或新建基础设施……战略合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复兴丝绸之路”付诸的实践,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等。中国为“复兴丝绸之路”付诸的实践,凸显丝绸之路和平、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肩负起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对于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国应当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要承担自己的使命;要有大国担当与责任意识;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各界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呼吁奔走,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

——张謇

材料二北京学生的行动,在黑夜沉沉的中国,发出一声响亮的春雷,立即震动了全国……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的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五四运动后两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的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 之处……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在“实业”方面的实践。

(2)材料二中“学生的行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归纳这一事件使“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邓小平的建设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重大的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富强之路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两极中一极的猝然崩溃出乎人们的意料,国际社会在尚未准备好替代结构的情况一下仓促面对一个格局大转换中的世界。”“格局大转换”是指

A.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B.经济新秩序建立 C.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信息时代的来临

 

查看答案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讲时说:“刚被盟国的胜利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随后英美的“安排”是

A.召开雅尔塔会议 B.成立联合国 C.以冷战遏制苏联 D.成立欧共体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

A.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 B.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 D.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查看答案

在甘地的号召和指引下,印度学生以罢课抵制英同人开办的学校,商人以罢市抵制英国的商品,市民以改穿土布抵制洋布,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由此可见

A.甘地领导印度取得民族独立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效甚微

C.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D.英国殖民统治即将全面终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