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江都 D. 余杭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江都

D. 余杭

 

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选项B符合题意;涿郡是大运河的北端,选项A不符合题意;江都是大运河上重要的城镇,选项C不符合题意;余杭是大运河的南端,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疆域东至(  )

A.长城一带 B.东海 C.陇西 D.南海

 

查看答案

对外政策的制定对国家之间关系往往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美国人这样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美国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而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二如下表 1972-1992年的中美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稳步推进。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 “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王浩《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

材料四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在战后40余年”的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贸易的总体趋势。并说明导致1980年后中美贸易变化的直接原因。

(3)根据材料只,指出美国谁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推行该战略的原因。

(4)分析材料四中“英国背向而驰”的含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二明治时代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积累了与列强谈判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筹码。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富国强兵”理诊和实践的正确性。日本急速引进西洋文明与欧策列强为伍,废弃未开化的过去,从强化本国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着手,实现了“强国”的 梦想。

——[日]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英、法、关工业化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导致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主要表现。并简评这一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应对资本主义大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中提到的“修正”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该如何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铁路是近代工业化的缩影。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中国、美国、英国铁路修筑情况统计表如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等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 1 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1912年至1937年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个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 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 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呈现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提出“宏图伟略”的根本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宏图伟略”在当时难以实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铁路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随着世界各地封城防疫措施的扩大,全球经济衰退的消极影响也在逐渐加剧。有关专家推断,此次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是2008年的10倍左右。其结论的依据是( )

A.各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B.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C.美国经济迅速衰退并趋于停滞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