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科技等角度概括造成该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古代中国并无专门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主管官署。鸦片战争前,主持对外事务的主要机构是礼部、理藩院。1861年1月,中国第一个正式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一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诞生。1901年7月因《辛丑条约》的规定,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虽然其与总理衙门没有本质差别,但已与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外交机构——外交部近在咫尺。
——摘编自杨晓梅《近代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抗拒与适应》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外务部等外交机构建立的时代背景,并请你对这些外交机构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国外演讲时,向世界描绘了一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呼吁建没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复兴中国对变革世界的时代担当。
(3)根据材料三,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概括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 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 | 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 |
B | 1990年纳米比来独立 | 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C | 1991年苏联解体 | 霸权主义消失 |
D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
A.A B.B C.C D.D
下列关于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的
A.凡尔赛体系一一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美洲和非洲的新秩序
B.华盛顿体系——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在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C.两极格局——美英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時局面
D.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取得了举世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B.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C.巴尔扎克——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D.梵高——《向日葵》
历史上,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标志是
A.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B.罗马灭掉迦太基
C.凯撒控制元老院 D.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