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道《及第谣...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道《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科举制度

 

D 【解析】根据题干“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和“《及第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诗句描写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扩大科举的规模,武则天设置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风吹金榜落凡尘”与科举制设置的进士科有关,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D项符合题意;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设置的管理疆域的制度,与题意内容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B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创办的制度,是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C项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部门比例饼形图和地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主管官僚对军械制造一窍不通,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在洋人手中。设立无烟火药厂时,高薪聘请洋匠沙理温主持,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经年造不出火药。工人们制造的炮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锉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以上材料均出自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二

(1)材料一中,1913﹣1919年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你能说出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

(2)材料一中,1937年﹣1949年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凋谢萎缩”时期,原因有哪些呢?

(3)材料二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呢?

(4)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呢?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实际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函件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要求,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年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写出在敌后战场人民战争中因地制宜采取的战法。

(3)根据材料二,写出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先生,不知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迥然不同,后期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三: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四: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前期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方面,主要学习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多次革命,并未改变专制独裁家天下的社会形态,唯有辛亥首义使政体发生变更,所以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材料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造成表格内的严重后果。

(1)材料一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图1)。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图2)和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北洋军阀的派系。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95年后,一位洋务派官员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用材料中的原文表达即可)

(2)材料二中这位洋务派官员是李鸿章,曾创办了北洋舰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伤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学习西方哪一方面的内容?

(4)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