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 间 事 件 1949年 《共同纲领》将实行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  间

事       件

1949年

   《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92年

海峡会和海基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20世纪末

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1997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摘编自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1)根据材料,指出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内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观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论述:祖国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随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统一的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回归后香港、澳门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人心所向,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的实现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改革开放后,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对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推进,国家统一的推进进一步促进全国各族的共同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化;只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1992年……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可知,“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 材料中均是有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实,这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故观点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论述中,需提到“一国两制”、《共同纲领》的在促进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如,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祖国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随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统一的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回归后香港、澳门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人心所向,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的实现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改革开放后,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对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 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推进,国家统一的推进进一步促进全国各族的共同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化;只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主体的核心,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且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全面部署。他大力支持和推动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热情赞扬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他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合起来,以更好地帮助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道路……

——摘编自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简述道路与社会发展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9月15日,美军远东司令麦克阿瑟率第10军出人意料地在仁川登陆,将北韩军队打得措手不及,此后美军势如破竹。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摘编自刘峥《朝鲜1950》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述战争的名称,并概括中国出兵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美交往大事记(部分)

时  间

事       件

1971年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1971年

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会谈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交往方式的变化。材料中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有何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展最快的是哪一行业。

(2)小历同学认为:“该行业发展最快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参加过的三届奥运会获奖情况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B.全民健身理念增强 C.大众健康意识提升 D.体育产业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

A. 思维方式改变    B. 传统观念更新    C. 科技发明增多    D. 生活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