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选项D符合题意;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高呼的ロ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接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找掉老祸根”。

材料二  邓小平在论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僵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

材料三  毛泽东曾给刘伯承、陈般、邓小平发电,电文如下:“(一)究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カ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

(1)材料一中“挖蒋根”是指什么?在当时有何意义和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战略行动有什么意义?与材料三直接相关的战役是什么?

(3)综上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首都,颁布的土地分配文件是什么?

(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个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4)解放战争中哪次战役解放了南京?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5)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选择其中的一个“点”作答)

 

 

查看答案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人为现实富裕而创办了什么类型企业?

(2)材料二中的变法代表除梁启超外,另一位代表是谁?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后期的宣传内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3日”之后,运动的主力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八年级(3)班开展“侵略与抗争”活动课,邀请你来参加,一起探究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对近代中国进行了屡屡侵略,中国国家主权遭到了严重践踏。

材料二  西方列强通过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土地,强索赔款,攫取特权。

材料三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的地位进行了英勇抗争,展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

(1)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请指出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写出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以及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和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请写出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三例,并归纳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4)为了牢记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近代史上中国战败的原因。针对中国近代遭受的一系列侵略,你认为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