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还原主。

——郑成功

材料二  1683年,清政府派战船300艘,水师2万人,进攻台湾,郑氏战败投降,清政府于是把台湾收归版图。1684年,清政府派1万名士兵驻守,从而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摘编自《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上》

(1)材料一中的“大军”是指什么军队?“产业”是指什么?“你们”是指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台湾的政策及其结果。

(3)据所学知识,清朝统一台湾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1)“大军”:郑成功率领的军队。“产业”:台湾。“你们”:荷兰殖民者。 (2)政策:武力统一。结果:把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3)措施: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解析】 (1)依据材料一郑功成的话“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还原主。”可知反映的是郑功成收复台湾。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际,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南部,从荷兰殖民者。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斗争,终于在1662年2月打败荷兰殖民者,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由此可知,“大军”:郑成功率领的军队。“产业”:台湾。“你们”:荷兰殖民者。 (2)依据材料二“1683年,清政府派战船300艘,水师2万人,进攻台湾,郑氏战败投降,清政府于是把台湾收归版图。1684年,清政府派1万名士兵驻守,从而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可知清政府主张武力统一台湾;结合课本所学,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朝统一台湾后,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符,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对外交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全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

——摘编自《中学历史新知识新视野》

(1)材料一是豪放派词作品的典型代表,作者是谁?他对词的发展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2)举出一位与材料一中的词风相似的词人。

(3)材料二反映我国宋朝文化发展变化怎样的趋势?指出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  “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唐蕃会盟碑碑文

(1)材料一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在唐太宗时期,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

(3)元朝政府针对藏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1727年清朝设置的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这一民族地区的行政长官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5)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歌》中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以下传统节日中从二十四节气中演变而来的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查看答案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