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都江堰这一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都江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在材料二这件文物上出现了两段铭文,依据材料,分别写出与这两次铭刻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计算这两件事相隔多少年。

(3)材料一、二分析所涉及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工程选址科学,因地制宜;工程设计巧妙,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工程综合性强,功能多样;工程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秦实现统一;135年 (3)促进了秦国实力的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可知,都江堰这项古代水利工程在工程上选址科学,因地制宜;据材料“在充分认识岷江水流、泥沙、水文等规律之后,通过元坝式引水枢纽工程的自动调控,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可知,工程设计巧妙,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据材料“都江堰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可知,该工程综合性强,功能多样;据材料“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开创了科学治水的先例”可知,都江堰工程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依据材料二“该器璧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所刻大意为: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商鞅监制了这件标准量器。该方升的容积为十六寸又五分之一立方寸,即一升的容量。底部所刻大意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绾将商鞅既定的标准推行至全国,代替列国复杂的量制”图片并且结合所学可知,在材料二这件文物上出现了两段铭文,与这两次铭刻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和秦实现统一;这两件事相隔135年。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定都咸阳。因此这两件事相隔公元前356-公元前221=135年。 (3)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二分析所涉及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秦国实力的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在黄帝之后的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禹的父亲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填了九年都没有成功

材料二  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他父亲失败的教训,开凿河渠,采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1)请你为材料上述材料涉及的故事取个题目。这个故事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据材料一、一,探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83年,符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精兵迎战。决战时,符坚不顾诸将的反对,执意接受东晋将领谢玄提出的前秦军队稍微后撒的要求。符坚企图乘晋军渡河时发动猛攻,于是命令军队后退,哪知大军一退,便收不住了,晋军乘秦军后退时发动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秦军大败而归

材料二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鲜卑人,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自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体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据材料一,从秦军角度分析导致“秦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鲜卑人的后人在生活习俗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一、二中政权建立之初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关系挑战,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查看答案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论文。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①《我国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

②《北民南迁与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

③《魏晋时期南方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A. 贸易的发展

B. 政权的更替

C. 江南的开发

D. 农业的进步

 

查看答案

通过如下史实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

A.名医名著 B.宗教传播 C.数学成就 D.农学成就

 

查看答案

“先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掳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烙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材料中的“先帝”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