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913 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这种变化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二: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毛泽东指出: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1922年签订的“一个公约”指的是签订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哪一公约?就实质而言,华盛顿会议是怎样的一次会议?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哪一“国家体系国际秩序”?为什么说它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三: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拉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 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 处劣势,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先后在东非、 东亚和中欧燃气了战火。   

——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3)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

材料四: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 1942 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

(4)材料中的“新生儿”指的是哪一文件的签订?“新生儿”的诞生有何意义?

(5)两次世界大战就性质而言,有何不同?针对两次世界大战,你有何感悟?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为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所签订的条约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由于分赃不均,这些条约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3)反法西斯国家没有联合起来。 (4)《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斯西的力量,为战胜法师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二战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5)一战: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 【解析】 (1)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英、法的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德两国,但是殖民地面积却比美德两国多,这说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恢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因为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例如德国人就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后来成了法西斯德国撕毁条约的口实。另外,所签订的条约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由于分赃不均,这些条约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3)根据材料“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拉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 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是反法西斯国家没有联合起来。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斯西的力量,为战胜法师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二战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一战、二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给我们带来的感悟是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 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与哪一文献的颁布有关?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对英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 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2)118年前,标志着美国诞生的事件是什么?美国诞生后,又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 度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美国在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大国之首”主要与哪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3)1933年美国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的直接相关因素是什么?罗斯福为扭转局面采取了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材料四: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4)材料四中使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是指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它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五: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5)“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在列宁的领导下,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这一经济政策有何作用?“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出现了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 欧美强国传统优势完全丧失

C. 多极世界格局已正式形成

D. 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

 

查看答案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亚非拉的奋起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下列说法不符合巴以地区局势的是(  )

A.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B.双方不断争斗,陷入“以暴制暴”的怪圈

C.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 D.该地区和平进程曲折反复

 

查看答案

“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A.冷战开始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