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统治时,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指的是谁?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说出他被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什么特殊机构?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 唐太宗;贞观之治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 明朝 郑和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废丞相 锦衣卫 加强皇权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和所学知识可知, 这是唐太宗说的话,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开创了“贞观之治”。唐太宗还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封他为各族的“天可汗”。 (2) 根据材料二“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和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共七次下西洋。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哥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由此可知,材料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朝;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别掌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明太祖还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由此可知,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丞相;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锦衣卫;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加强皇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

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 主动防御外来侵略

C.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D.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查看答案

外地游客到北京旅游,慕田峪长城(如下图)是必选的景点之一。游客们所见到的长城应该修建于

A. 秦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这反映了统治者

A. 设立南书房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置厂卫机构

 

查看答案

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窦娥冤》

 

查看答案

“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