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A. 原因
B. 经过
C. 结果
D. 影响
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由此看来( )
A.赤壁之战是虚构的一次战役
B.《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无关
C.这是史书撰写者美化赤壁之战
D.《三国演义》虚构成分较多,和历史现实有区别
据《明史》记载:“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这一记载反映的史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船队规模大 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 D.范围广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