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工场手工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益发达的劳动分工,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日益专门化,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这就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的发生,为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上述材料论述的是手工工场的( )
A.内容 B.条件 C.特点 D.作用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为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提升 B.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D.庄园制度的形成
请依据下面图片尽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内容的联系性)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如图:
(外交之盛)
材料 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3体现的历史信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人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历史名词:①“两弹一星” ②一届人大 ③公私合营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⑤“九二共识” ⑥“铁人”精神
材料二 如下面两幅地图:
(1)将材料一中的历史名词的序号,填人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时期 B时期 C时期 。(只填序号)
(2)依据材料如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名称。写出图中A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3)请你认真观察材料二图2,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图中的序号。
好的歌曲往往反映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喊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四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4)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