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

——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都与哪一国家直接相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对华侵略失败的原因。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1)日本。 (2)“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这场反侵略斗争,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原因。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分析可知,公车上书运动的发生,与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大致相同的背景,都是针对日本割占中国领土一事所进行的抗议。 (2)依据“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 族凝聚力”可知,材料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这场反侵略斗争,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这些都体现了这种“民族凝聚力”。 (3)题干材料和问题所探究的主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查看答案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查看答案

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A.是近代化探索的起步

B.仍然停留在学习器物层面

C.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2019石家庄裕华区二模)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六月二十九日,李鸿章致函李经方(李鸿章长子)云:“学堂之事,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康有为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材料中的“东西洋皮毛”是指(   )

A.西方的先进器物 B.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 D.人文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