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英国...

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B.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

C.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教科书》 D.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近代出现的报纸有《申报》,近代创办的出版机构有商务印书馆,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有京师大学堂。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所以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属于科举制的范畴,不属于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变化,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是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原创)当西方国家进行着工业革命,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中国人依然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当西方国家强迫打开中国大门时,这时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国民的落后愚蠢,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可见,科举制度被废除是由于(  )

A.不能适应为封建王朝服务的需求 B.提升国民素质,摆脱民族危机的需要

C.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播 D.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推动

 

查看答案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D.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查看答案

如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

A.引进了新式交通工具 B.汽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呈现多元发展的特征

 

查看答案

1932年出版的《上海鳞爪》中记载:“从民十六革命军到达上海后,一般妇女因潮流所趋,群以剪去发髻为时髦,不论老的、少的、媸的、妍的,大半均剪除为快,留髻的不过少数而已。那时的景况,宛如民初男子剪发相同。”这说明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 C.武力威胁 D.学习西方

 

查看答案

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与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也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由此可判断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B.封建势力的剥削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不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