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究问题。 材料一: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

探究问题。

材料一: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摘编自(美)R·R·帕乐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0世纪50年代

西欧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20世纪60年代

1964年,法国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

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

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的立场。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材料一认为“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变化的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原因)

 

(1)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 (2)特点:从追随美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因:追随美国: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依赖美国的援助;独立自主:战后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发展;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在二战后,开始走向联合,最初是经济联合,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政治联合,积极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2)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从追随美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追随美国: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依赖美国的援助;独立自主:战后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发展;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47年前后,美、英、法三国合并在德国的占领区,随后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1948年6月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定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几经交涉和谈判,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取消。1949年9月和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分别成立,德国正式一分为二。

材料二  两德统一是早就植根于两个德国的德意志人民心中的夙愿,是两个德国人民民族情感的重新融合,这种民族情感的重新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德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60年代起,西德为了寻求国家重新统一,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逐步扩大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交往,实现了同苏东关系的改善,从而消除了两德统一的外部阻力。在这一过程中,西德与东德在经济、人员和其他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两德关系在互相磨合中得以发展、改善,成为了两德走向最终统一的内在的基础。当然,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东欧剧变以及当时的苏联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适应这一变化对德国统一的支持,对促进德国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但这只是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从“柏林墙”倒塌时德国人民激动的心情,可以窥见民族主义情感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

(2)依据材料二,探究促使德国统一的内外因素。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纳赛尔”“纳米来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A. 动荡的中东

B. 社会主义探索

C. 冷战中的对峙

D. 亚非拉的振兴

 

查看答案

1990年3月21日,在温得和克体育场,一面由白窄条间隔的蓝、红、绿三色和一轮金色的太阳图案组成的纳米比亚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当共和国的旗帜飘扬在体育场上空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指的是(   )

A.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古巴独立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非洲年”

 

查看答案

“1989年,一些东欧国家风波骤起、政坛剧变,苏共和苏联社会内部的激进派受到了强烈的启发,转向西方、抛弃社会主义的思潮在苏联社会达到高潮。”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A.东欧剧变的冲击

B.苏共内部的分裂

C.社会改革的失败

D.两极格局的终结

 

查看答案

(2018原创)从1985年3月~1990年10月,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苏共中央曾先后推出12套经济改革计划,这些计划大都欠缺科学规划,没有经过严整的论证、调研和评估,甚至前后内容相互否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缺乏人民的支持 B.政策盲目,随性而为

C.政策不全面 D.执行力不够坚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